◎ 汃
〈形〉
(1) 〈方〉∶烂熟;疲软 ?[thoroughly ripe]
物及地之湿者谓之汃。——明· 岳元声《方言据》
(2) 另见
其它字义
◎ 汃
〈象〉
(1) 水波相击声 [clap]。如:汃汃(水光闪动的样子)
(2) 另见
◎ 汃
〈象〉
(1) 水波相击声 [clap]。如:汃汃(水光闪动的样子)
(2) 另见
汃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康熙筆画:6画部外筆画:2画
www.edu.pub
《玉篇》彼銀切《唐韻》府巾切《集韻》悲巾切,音邠。《說文》西極之水也。引爾雅:東至於泰遠,西至於汃國。◎按今《爾雅·釋地》本作邠國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普八切,攀入聲。義同。
又水貌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砏汃輣軋。《註》波相激聲。《韓愈·征蜀聮句》獠江息澎汃。《註》與澎湃同。〇按《五音篇海》書作,譌。
汃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西極之水也。从水八聲。《爾雅》曰:“西至汃國,謂四極。”府巾切
(汃)西極之水也。从水。八聲。府巾切。十二部。爾雅曰。西至於汃國。謂之四極。釋地曰。東至於大遠。西至於邠國。南至於濮鉛。北至於祝栗。謂之四極。釋文。邠本或作豳。說文作汃、同。彼貧反。案汃之作豳。聲之誤也。作邠則更俗矣。而可證唐以前早有以邠代豳者。許意西極汃國必以汃水得名。言水必先汃。與邑部言地先鄯善。皆自西而東。如禹貢之先弱水、黑水也。許不以溺水先於河者、水莫尊於河與江也。南都賦。砏汃輣軋。李善汃音八。引埤蒼汃、大聲也。此假借別爲一義。其音亦可讀如邠。砏汃曡韵也。
◎ 粤语:ban1 paak3
◎ 潮州话:pêh8
字頭 | 聲符 | 韻部 | 對應廣韻小韻 | 擬音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汃 | 八 | 月 | 汃 | pʰreːd | |
汃 | 分 | 文 | 彬 | prɯn | 爾雅作邠 |
字頭 | 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韻目 | 調 | 等 | 呼 | 韻系 | 韻攝 | 廣韻目次 | 高本漢 | 王力 | 李榮 | 邵榮芬 | 鄭張尚芳 | 潘悟雲 | 蒲立本 | 推導現代漢語 | 古韻羅馬字 | 有女羅馬字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汃 | 彬 | 府巾 | 幫 | 眞B開 | 眞B | 平聲 | 三等 | 開口 | 眞B | 臻 | 上平十七眞 | pi̯ĕn | pǐĕn | pjĕn | pien | pɣiɪn | pɯin | pjin | bin1 | pin | pyn | 西方極逺之國 |
汃 | 汃 | 普八 | 滂 | 鎋開 | 鎋 | 入聲 | 二等 | 開口 | 山 | 山 | 入十五鎋 | pʰat | pʰæt | pʰɛt | pʰæt | pʰɣɛt | pʰɯæt | pʰəɨt | pa | phret | phaet | 西極水名普八切四 |
字頭 | 八思巴字 | 八思巴字 修正 |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| 音譯 | 音譯 修正 | 音譯 其他形式 | 擬音 | 聲調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汃 | ꡍ | pha | pʼa | 入聲 |
字頭 | 小韻 | 反切 | 韻目 | 韻部 | 聲調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豳 | 賓 | 卑民 | 八真 | 真 | 平聲 |
字頭 | 小韻 | 聲母 | 韻母 | 韻部 | 聲調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豳 | 賓 | 幫 | 賓 | 第八賓禀嬪 | 陰平 | 國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