絇
1、古时鞋上的装饰物。
2、用布麻丝缕搓成绳索。
3、网罟的别称。
4、古代量词,丝五两为一絇。
5、姓。
絇字UNICODE编码U+7D47,10进制: 32071,UTF-32: 00007D47,UTF-8: E7 B5 87。
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絇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康熙筆画:11画部外筆画:5画
《廣韻》其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權俱切,音劬。《說文》纑繩絇也。《玉篇》履頭飾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屨人註》舄屨有絇有繶有純者,飾也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靑絇繶純。《註》絇之言拘也。以爲行戒,狀如刀衣,鼻在屨頭。《爾雅·釋器》絇謂之救。《註》救絲以爲絇。或曰亦罥名。《疏》絇,屨頭飾。亦罥罟之別名也。
又《廣韻》九遇切《集韻》俱遇切,音屨。義同。
絇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
纑繩絇也。从糸句聲。讀若鳩。其俱切
(絇)纑繩絇也。纑者、布縷也。繩者、索也。絇、糾合之謂。以讀若鳩知之。謂若纑若繩之合少爲多皆是也。廣韵。絇、九遇切。絲絇也。唐會眞記崔氏書曰。奉寄采絲一絇。元稹詩曰。棼絲不成絇。正讀九遇切。是唐人多用此語。若屨絇、禮經及禮記皆作絇。周禮作句。鄭云。箸舄屨之頭以爲行戒。句當爲絇。聲之誤也。玉裁按許不言屨飾。但言纑繩絇。許意屨絇字當從周禮作句爲正。取拘止之意。从糸。句聲。讀若鳩。古音在四部。今其俱切。
◎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 gi1 ki1 [客英字典] gi1 ki1 [海陆丰腔] gi1 ki1 [梅县腔] ki1
◎ 粤语:keoi4
字頭 | 聲符 | 韻部 | 對應廣韻小韻 | 擬音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絇 | 句 | 侯 | 屨 | kos | |
絇 | 句 | 侯 | 衢 | ɡo |
字頭 | 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韻目 | 調 | 等 | 呼 | 韻系 | 韻攝 | 廣韻目次 | 高本漢 | 王力 | 李榮 | 邵榮芬 | 鄭張尚芳 | 潘悟雲 | 蒲立本 | 推導現代漢語 | 古韻羅馬字 | 有女羅馬字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絇 | 衢 | 其俱 | 羣 | 虞 | 虞 | 平聲 | 三等 | 合口 | 虞 | 遇 | 上平十虞 | gi̯u | ɡĭu | ɡio | ɡio | ɡɨo | ɡio | guə̆ | qu2 | gyo | giu | 履頭飾也 |
絇 | 屨 | 九遇 | 見 | 虞 | 遇 | 去聲 | 三等 | 合口 | 虞 | 遇 | 去十遇 | ki̯u | kĭu | kio | kio | kɨo | kio | kuə̆ | ju4 | kyoh | kiuh | 絲絇 |
字頭 | 八思巴字 | 八思巴字 修正 |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| 音譯 | 音譯 修正 | 音譯 其他形式 | 擬音 | 聲調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絇 | ꡂꡦꡟ | gÿu | ky | 去聲 | |||||
絇 | ꡀꡦꡟ | kÿu | gy | 平聲 |
字頭 | 小韻 | 聲母 | 韻母 | 韻部 | 聲調 | 四呼 | 寧繼福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絇 | 鋸 | 見 | 魚模撮 | 魚模 | 去聲 | 撮口呼 | kiu |
字頭 | 小韻 | 反切 | 韻目 | 韻部 | 聲調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絇 | 渠 | 求於 | 四魚 | 魚 | 平聲 |
絇 | 據 | 居御 | 四御 | 魚 | 去聲 |
字頭 | 小韻 | 聲母 | 韻母 | 韻部 | 聲調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絇 | 溝 | 溪 | 修 | 第五修叟秀 | 陰平 | 絇縱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