祋
1、古代的一种兵器,即殳。
2、悬挂羊皮的竿子。古代用羊皮挂在竿子上,置放城门口,用以惊吓不当入城而入城的牛马:“关门夜开,不下羊皮之祋。”
3、姓。
祋字UNICODE编码U+794B,10进制: 31051,UTF-32: 0000794B,UTF-8: E7 A5 8B。
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祋【午集下】【示部】康熙筆画:9画部外筆画:4画
《廣韻》丁外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都外切,音。《說文》殳也。或說,城郭市里高縣羊皮,有不當入而欲入者,暫下以驚牛馬曰祋。故从示殳。詩曰:何戈與祋。
又祋祤,縣名。在馮翊。《前漢·郊祀志》鳳皇集祋栩。
又《廣韻》丁活切,音掇。義同。前漢郊祀志,顏師古讀。
又姓。漢光祿勳祋諷。
祋【卷三】【殳部】
殳也。从殳示聲。或說城郭市里,高縣羊皮,有不當入而欲入者,暫下以驚牛馬曰祋。故从示殳。《詩》曰:“何戈與祋。”丁外切
(祋)殳也。見毛傳。从殳。示聲。丁外切。十五部。或說城郭市里高縣羊皮。有不當入而欲入者。暫下㠯驚牛馬曰祋。此別一義。祋與咄義同。詩曰。何戈與祋。曹風文。此證前一義。
◎ 客家话:[客英字典] dai5 [台湾四县腔] dai5 dot7 [梅县腔] dai5 [海陆丰腔] dai5 dot7
◎ 粤语:deoi3 doi6
字頭 | 聲符 | 韻部 | 對應廣韻小韻 | 擬音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祋 | 殳 | 月 | 掇 | toːd | 漢縣 |
祋 | 殳 | 祭 | 祋 | toːds | 殳轉註字 |
字頭 | 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韻目 | 調 | 等 | 呼 | 韻系 | 韻攝 | 廣韻目次 | 高本漢 | 王力 | 李榮 | 邵榮芬 | 鄭張尚芳 | 潘悟雲 | 蒲立本 | 推導現代漢語 | 古韻羅馬字 | 有女羅馬字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祋 | 祋 | 丁外 | 端 | 泰合 | 泰 | 去聲 | 一等 | 合口 | 泰 | 蟹 | 去十四泰 | tuɑi | tuɑi | tuɑi | tuɑi | tuɑi | tʷɑi | twaj | dui4 | tuad | tuay | 祋祤縣名在馮翊又祋殳也丁外切一 |
祋 | 掇 | 丁括 | 端 | 末 | 末 | 入聲 | 一等 | 合口 | 桓 | 山 | 入十三末 | tuɑt | tuɑt | tuɑt | tuɑt | tuɑt | tʷɑt | twat | duo | tuat | tuat | 祋祤縣名又都外切 |
字頭 | 八思巴字 | 八思巴字 修正 |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| 音譯 | 音譯 修正 | 音譯 其他形式 | 擬音 | 聲調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祋 | ꡊꡟꡠ | due | tuɛ̆ | 去聲 |
字頭 | 小韻 | 反切 | 韻目 | 韻部 | 聲調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祋 | 賣 | 莫懈 | 六泰 | 皆 | 去聲 |
祋 | 對 | 都内 | 七隊 | 灰 | 去聲 |
祋 | 祋 | 都律 | 二質 | 真 | 入聲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