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UQNVUQJV仓颉KPRUKLRU郑码TRYTRY四角0011200333
结构左上包围电码55336711区位80696055统一码75B156A3
笔顺丶一ノ丶一ノフフ一フノ一ノノ一ノフフ一フ
疱
1、皮肤上长的像水泡的小疙瘩(亦作“泡”):水疱。火疱。脓疱。
疱字UNICODE编码U+75B1,10进制: 30129,UTF-32: 000075B1,UTF-8: E7 96 B1。
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形声:从疒、包声
acne
◎ 疱
皰
〈名〉
(1) 面部所生的小疮,俗称粉刺 [acne]
脸上的小疱一个一个都红而且亮起来。——茅盾《子夜》
(2) 皮肤上长的像水泡的小疙瘩 [blister;bleb]。如:手上烫起了一个疱;小水疱;小脓疱
疱【午集中】【疒部】康熙筆画:10画部外筆画:5画
《集韻》披教切,音砲。腫病。通作。
又皮教切,音抱。面生氣也。原字从皮,不从攴。(皰)《唐韻》旁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皮敎切,庖去聲。《說文》面生氣也。《徐曰》面瘡也。《博雅》病也。《正字通》凡手足臂肘暴起如水泡者謂之皰。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潰小皰而發痤疽。《韓愈·食蝦蟇詩》雖然兩股長,其奈脊皴皰。
又《廣韻》匹貌切《集韻》披敎切,音砲。義同。《集韻》亦作䩅䶌疱。或作胞。
皰【卷三】【皮部】
面生气也。从皮包聲。旁教切
(皰)面生气也。玉篇作面皮生氣也。玄應書一作面生熱氣也。淮南。潰小皰而發痤疽。高曰。皰、面氣也。玄應引作靤。从皮。包聲。旁敎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◎ 客家话:[客英字典] pau5 [海陆丰腔] pau5 [台湾四县腔] pau5
◎ 粤语:paau3
◎ 潮州话:pa6
字頭 | 聲符 | 韻部 | 對應廣韻小韻 | 擬音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疱 | 勹 | 幽 | 奅 | pʰruːs | |
疱 | 勹 | 幽 | 靤 | bruːs | 同皰 |
字頭 | 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韻目 | 調 | 等 | 呼 | 韻系 | 韻攝 | 廣韻目次 | 高本漢 | 王力 | 李榮 | 邵榮芬 | 鄭張尚芳 | 潘悟雲 | 蒲立本 | 推導現代漢語 | 古韻羅馬字 | 有女羅馬字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皰 | 奅 | 匹皃 | 滂 | 肴 | 效 | 去聲 | 二等 | 開口 | 肴 | 效 | 去三十六效 | pʰau | pʰau | pʰau | pʰau | pʰɣau | pʰɯau | pʰaɨw | pao4 | phrauh | pheaw | 面生氣也又旁敎切 |
皰 | 靤 | 防敎 | 並 | 肴 | 效 | 去聲 | 二等 | 開口 | 肴 | 效 | 去三十六效 | bʱau | bau | bau | bau | bɣau | bɯau | baɨw | bao4 | brauh | beaw | 面生氣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