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IWAJIWBN仓颉EOSUBKSU郑码VKYYVOYY四角3811216333
结构左右电码11363318区位18553666统一码5BC56CA7
笔顺ノノ一ノノフフ丶丶一ノ丶フフ
沧(滄)
1、暗绿色(指水):沧海。沧浪。沧海遗珠(喻被埋没的人才)。沧海桑田。沧海一粟。
2、寒,冷:“日初出,沧沧凉凉,及其日中,如探汤”。
沧字UNICODE编码U+6CA7,10进制: 27815,UTF-32: 00006CA7,UTF-8: E6 B2 A7。
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形声:从氵、仓声
blue, dark green; cold
◎ 沧
滄
〈形〉
(1) (形声。从水,仓声。本义:寒冷)
(2) 同“凔”。寒冷 [cold]
沧,寒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天地之间有沧热。——《周书·周祝》
疾养滄热,滑铍轻重以形体异。——《荀子·正名》
欲汤之滄,一人炊之,百人扬之,无益也,不如绝薪止火而已。——《汉书·枚乘传》
日初出,沧沧凉凉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(3) 又如:沧凉(寒凉;寒冷);沧热(寒冷与炎热)
(4) 通“苍”。水深绿色 [dark green]。如:沧流(泛指水流。因江水呈青苍色,故名);沧浪(水色青碧;又指水名,在湖北省境内)
◎ 沧
滄
〈名〉
州名 [Cang prefecture]。北朝东魏置。治所在今河北省盐山县与山东省乐陵县之间。唐至元因之,治所向北移至今河北省沧州市
滄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康熙筆画:14画部外筆画:10画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七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千剛切,音倉。水名。《書·禹貢》嶓冢導漾,東流爲漢。
又東爲滄浪之水。
又河名。《水經注》濕水左會淸夷水,亦謂之滄河。
又湖名。《廣輿記》在韶州府樂昌縣。
又州名。《廣韻》後魏所置,蓋取滄海爲名。
又《說文》寒也。《逸周書》天地之道有滄熱。亦作倉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東燭倉海。
又《集韻》楚亮切,音創。與凔同。
滄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寒也。从水倉聲。七岡切
(滄)寒也。周書周祝解曰。天地之閒有滄。列子湯問。一兒曰。日初出、滄滄涼涼。仌部凔字音義同。从水。倉聲。七岡切。十部。
◎ 粤语:cong1
字頭 | 聲符 | 韻部 | 對應廣韻小韻 | 擬音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滄 | 倉 | 陽 | 倉 | shaːŋ | |
滄 | 倉 | 陽 | 剏 | shraŋs |
字頭 | 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韻目 | 調 | 等 | 呼 | 韻系 | 韻攝 | 廣韻目次 | 高本漢 | 王力 | 李榮 | 邵榮芬 | 鄭張尚芳 | 潘悟雲 | 蒲立本 | 推導現代漢語 | 古韻羅馬字 | 有女羅馬字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滄 | 倉 | 七岡 | 清 | 唐開 | 唐 | 平聲 | 一等 | 開口 | 唐 | 宕 | 下平十一唐 | tsʰɑŋ | tsʰɑŋ | tsʰɑŋ | tsʰɑŋ | tsʰɑŋ | tsʰɑŋ | tsʰaŋ | cang1 | chang | cang | 滄浪亦州後魏所置蓋取滄海爲名 |
滄 | 剏 | 初亮 | 初 | 陽開 | 漾 | 去聲 | 三等 | 開口 | 陽 | 宕 | 去四十一漾 | tʂʰi̯aŋ | tʃʰĭaŋ | tʃʰiaŋ | tʃʰiɑŋ | tʃʰɨɐŋ | tʂʰiɐŋ | tʂʰɨaŋ | chuang4 | chriangh | chianq | [滄/凔]寒也 |
字頭 | 八思巴字 | 八思巴字 修正 |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| 音譯 | 音譯 修正 | 音譯 其他形式 | 擬音 | 聲調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滄 | ꡑꡃ | tshang | ts''aŋ | 平聲 |
字頭 | 小韻 | 反切 | 韻目 | 韻部 | 聲調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滄 | 昌 | 齒良 | 十七陽 | 陽 | 平聲 |
滄 | 倉 | 千剛 | 十七陽 | 陽 | 平聲 |
字頭 | 小韻 | 聲母 | 韻母 | 韻部 | 聲調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滄 | 倉 | 清 | 剛 | 第十剛講降角 | 陰平 | 滄浪水名又滄海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