䋲字UNICODE编码U+42F2,10进制: 17138,UTF-32: 000042F2,UTF-8: E4 8B B2。
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)。
(non-classical form of U+7E69 繩) a rope; a cord, to restrain, to rectify; to correct
繩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康熙筆画:19画部外筆画:13画
www.edu.pub
《廣韻》食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神陵切,音乗。《說文》索也。《急就篇註》繩謂紨兩股以上。總而合之者也。一曰麻絲曰繩,草謂之索。《易·繫辭》上古結繩而治。《書·說命》惟木從繩則正。《禮·經解》繩墨之於曲直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規圓生矩,矩方生繩,繩直生準。
又《書·囧命》繩愆糾謬。《疏》木不正者,以繩正之。繩謂彈正。
又《詩·周南》宜爾子孫繩繩兮。《傳》繩繩,戒愼也。《朱傳》不絕貌。
又《大雅》繩其祖武。《傳》繩,戒也。《朱傳》繩,繼也。
又《禮·樂記》省其文采,以繩德厚。《註》繩,猶度也。《史記·樂書註》王肅曰:繩,法也。
又《禮·深衣》負繩及踝以應直。《註》繩謂裻,與後幅相當之縫也。
又《左傳·莊十四年》蔡侯繩息嬀,以語楚子。《註》繩,譽也。《小爾雅》繩之,譽之也。
又《集韻》以證切,音孕。《周禮·秋官·薙氏》秋繩而芟之。《註》含實曰繩。
又《集韻》弭盡切,音泯。繩繩,無涯際貌。一曰運動不絕意。
又《集韻》石證切,音乗。也。
又《韻補》叶乗融切。《琳武庫賦》陵九城而上躋,起齊軌兮玉繩。車軒轔於雷室,騎浮厲乎雲宮。《廣韻》俗作繩。
繩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
索也。从糸,蠅省聲。食陵切
(繩)索也。索下云。繩也。艸有莖葉、可作繩索也。故从?糸。繩可以縣、可以束、可以爲閑。故釋訓曰。兢兢、繩繩、戒也。周南傳曰。繩繩、戒愼也。从糸。蠅省聲。食陵切。蠅字入黽部者、謂其虫大腹如黽類也。故蠅以黽會意。不以黽形聲。繩爲蠅省聲。故同在古音弟六部。黽則古音如芒。在弟十部。
◎ 粤语:mang5 sing4 zaan6
字頭 | 聲符 | 韻部 | 對應廣韻小韻 | 擬音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繩 | 黽 | 蒸 | 繩 | ɦbljɯŋ |
字頭 | 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韻目 | 調 | 等 | 呼 | 韻系 | 韻攝 | 廣韻目次 | 高本漢 | 王力 | 李榮 | 邵榮芬 | 鄭張尚芳 | 潘悟雲 | 蒲立本 | 推導現代漢語 | 古韻羅馬字 | 有女羅馬字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繩 | 繩 | 食陵 | 船 | 蒸 | 蒸 | 平聲 | 三等 | 開口 | 蒸 | 曾 | 下平十六蒸 | dʑʰi̯əŋ | dʑĭəŋ | dʑiəŋ | ʑieŋ | ʑɨŋ | ʑɨŋ | ʑiŋ | cheng2 | zsjing | djong | 直也又繩索俗作䋲食陵切十二 |
字頭 | 八思巴字 | 八思巴字 修正 |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| 音譯 | 音譯 修正 | 音譯 其他形式 | 擬音 | 聲調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繩 | ꡄꡞꡃ | cing | dʐiŋ | 平聲 |
字頭 | 小韻 | 聲母 | 韻母 | 韻部 | 聲調 | 四呼 | 寧繼福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繩 | 繩 | 審 | 庚青齊 | 庚青 | 陽平 | 齊齒呼 | ʂiəŋ |
字頭 | 小韻 | 反切 | 韻目 | 韻部 | 聲調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繩 | 繩 | 神陵 | 十八庚 | 庚 | 平聲 |
繩 | 孕 | 以證 | 十八敬 | 庚 | 去聲 |
字頭 | 小韻 | 聲母 | 韻母 | 韻部 | 聲調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繩 | 成 | 審 | 英 | 第七英影應益 | 陽平 | 繩索繩治繩豹又繩不絕也 |